日韩免费无遮挡毛片一区_亚洲视频无码在线看_永久免费在线看黄片_99这里有精品视频视频

您當前的位置 : 太原新聞網(太原日報報業(yè)集團) >> 綜合新聞

新華保險山西分公司3·15保險消費風險提示(第八期)

關于防范銀行保險渠道產品銷售誤導的風險提示

2019年03月11日 11:21

  一年一度的3·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來臨之際,新華保險山西分公司開展“誠信為本品質服務”為主題的2019年3·15誠信服務系列活動,通過發(fā)布保險消費風險提示,切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,讓消費者了解保險,明白投保,放心消費!保險消費風險提示第八期《關于防范銀行保險渠道產品銷售誤導的風險提示》。

  有媒體報道消費者到銀行存款,被銷售人員誤導購買了保險產品,引發(fā)關注。個別金融機構、保險銷售人員的銷售誤導行為,影響行業(yè)形象,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。提示保險消費者在購買銀保產品時,注意以下方面,防范銷售誤導風險:

  一、確認銷售資質。根據相關規(guī)定,商業(yè)銀行銷售人員應遵循相關監(jiān)管要求并具有代銷業(yè)務相應資格,銷售人員相關信息及其銷售資格應當在專區(qū)內進行公示,除本行工作人員外,禁止其他人員在營業(yè)場所開展營銷活動。建議保險消費者根據專區(qū)內公示信息,判斷銷售人員是否為銀行工作人員及其是否具備代銷保險業(yè)務相應資格。若銷售人員不符合上述條件,保險消費者應拒絕購買,并可根據公示的咨詢舉報電話進行舉報。

  二、了解產品信息。根據相關規(guī)定,商業(yè)銀行應當向客戶提供并提示其閱讀相關銷售文件,以請客戶抄寫風險提示等方式充分揭示代銷產品的風險,銷售文件應當由客戶逐一簽字確認。建議保險消費者理性對待銷售推薦行為,在抄寫風險提示及簽字確認前仔細閱讀產品銷售文件,充分了解產品類型及期限、所屬機構、保障責任、風險情況、繳費情況等關鍵信息,認真評估產品是否符合自身需求及風險承受能力,切勿盲目簽字確認。在銷售過程中如遇到強制搭售、勸誘誤導或虛假夸大等不當推薦行為,保險消費者應保持警惕,并有權拒絕購買或進行投訴舉報。

  三、積極配合“雙錄”。根據相關規(guī)定,除電話銷售業(yè)務和互聯網保險業(yè)務之外,商業(yè)銀行銷售保險期間超過一年的人身保險產品,應在取得消費者同意后,對銷售過程關鍵環(huán)節(jié)以現場同步錄音錄像方式予以記錄。“雙錄”不僅是對保險銷售從業(yè)人員的監(jiān)督,督促其依法依規(guī)履行銷售過程中的合同內容說明、免責條款提示等義務,也有助于固化銷售過程關鍵環(huán)節(jié),以便產生糾紛后查明事實。建議保險消費者積極配合“雙錄”,維護自身合法權益。

  四、認真對待回訪。根據相關規(guī)定,保險消費者購買合同期間超過一年的人身保險產品,保險公司應對投保人進行回訪?;卦L內容一般包括確認投保人是否購買了保險產品,是否在投保單上親筆簽名,是否知悉保險責任、責任免除和保險期間,是否知悉退保可能產生的損失,是否知悉猶豫期的起算時間、期間以及享有的權利等。建議保險消費者根據實際情況回答回訪問題,如不了解保險條款相關內容等,要及時向保險公司咨詢,切勿盲目回答“清楚”、“明白”、“知道”等。

  五、重視猶豫期權益。根據相關規(guī)定,商業(yè)銀行代理銷售的保險產品保險期間超過一年的,應在保險合同中約定15個自然日的猶豫期,猶豫期自投保人收到保險單并書面簽收之日起計算。投保人在猶豫期內可以無條件解除保險合同,保險公司除扣除不超過10元的成本費以外,退還全部保費。建議保險消費者在猶豫期內認真考慮所購買保險產品的險種、期間、保險責任等是否符合自身需求,如對所購買保險產品不滿意的,應在猶豫期內退保,避免產生損失。

  (部分內容來源:原中國保險監(jiān)督管理委員會網站原文鏈接地址:http://bxjg.circ.gov.cn/web/site0/tab5247/info4108850.htm)

(責編:楊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