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12日,第二屆全國青年運動會實體火炬先后在忻州市的保德縣、岢嵐縣傳遞。
保德銅貝稀有
12日上午,火炬在保德縣傳遞,具體線路為:從同舟廣場出發(fā),經(jīng)過林濤大道,到達玉濤廣場,全程2.5公里。25名火炬手參與了傳遞。
保德縣地處呂梁山北麓、黃河之濱,區(qū)位得天獨厚,是山西連接大西北的重要門戶,素有“晉西門戶、秦晉要沖”之稱。早在新石器時期,保德就有人類繁衍生息。境內(nèi)各級文物保護單位253處,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項目1100余項。保德是民歌之鄉(xiāng)、紅棗之鄉(xiāng)、三趾馬化石之鄉(xiāng)。保德釣魚臺被譽為黃河第一釣魚臺,保德銅貝更是人類金屬貨幣之鼻祖。當?shù)仫L景名勝有飛龍山、烈女廟等。
岢嵐長城很牛
12日下午,火炬在岢嵐縣傳遞,具體線路為:從岢嵐縣文體廣場出發(fā),經(jīng)漪水南街、宜陽路,到達神箭廣場。
岢嵐,因境內(nèi)東北部岢嵐山得名,是山川秀麗的生態(tài)綠城,享有“中華紅蕓豆之鄉(xiāng)”美譽。境內(nèi)避暑勝地荷葉坪為華北最大的高山草甸,面積約3萬畝,周圍原始次生林82萬畝,是國家級森林公園,生長有400多種名貴藥材,也是珍禽異獸如褐馬雞、金雕、金錢豹的樂園。
岢嵐文化厚重,現(xiàn)存30余公里的宋代長城,填補了我國長城史上的空白。杜審言、李白、歐陽修、黃庭堅等文人墨客曾在岢嵐駐足,留下佳作。岢嵐的旅游資源有鐘鼓樓等。賈尚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