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西籍中年男子張某在緬甸開了一家小超市,并利用邊民身份,經常騎著一臺"小電驢"出入中緬邊境。在外人看來,他是正常的業(yè)務往來,其實是在幫盤踞在緬甸的電信詐騙分子洗白贓款。前不久,文廟派出所民警從轄區(qū)一起電信詐騙案件入手,順藤摸瓜,追查至中緬邊境,將專門為電信詐騙團伙跨境"洗錢"的詐騙嫌疑人張某抓獲。目前,張某已經被押解回并,辦案民警白世康于8月29日向記者介紹了此案的偵破過程。
貸款落入圈套
市民王女士做個體生意,因市場不景氣,手中積壓了不少貨,急需周轉資金。7月20日上午10時許,她接到一家貸款公司打來的電話,客服人員承諾為她提供費率等同于銀行的10萬元貸款,而她只需提供身份證和銀行賬戶流水等基本信息,公司就可以遠程審核、快速放款。
王女士動了心,立即把相關信息通過微信發(fā)了過去。隨后,自稱業(yè)務經理的一名男子打來電話,告訴她因為是無抵押貸款,公司要求客戶的賬戶流水要達到一定標準,但她的流水記錄不夠,需要先刷流水。按照“業(yè)務經理”的要求,王女士把1萬元分兩次轉賬給對方提供的賬號“刷流水”,不想對方一而再再而三,讓她繼續(xù)轉賬多刷幾筆。
王女士意識到事有蹊蹺,提出不貸款了,要求對方返還1萬元“流水”,結果發(fā)現自己的電話和微信都被對方拉黑了。 當天中午,王女士向文廟派出所報案。
贓款層層轉賬
根據王女士提供的賬號,民警偵查發(fā)現,被騙的1萬元錢先后經過6次轉賬,于案發(fā)4個小時后,在云南省西雙版納州打洛鎮(zhèn)被人取現。
那是中緬邊境的一個小鎮(zhèn),最近處距緬甸的直線距離不到1公里。8月1日,民警奔赴云南,從西雙版納州首府景洪市乘車至勐??h,又驅車兩個多小時跨過50多公里坑坑洼洼的土路,輾轉抵達打洛鎮(zhèn)。
最終取現的中年男子張某,成了民警偵破的突破口。在當地警方配合下,民警得知張某家人在昆明定居,而張某不久前已返回昆明。
經過前期偵查,辦案民警在張某的支付寶上注意到一個細節(jié),即其支付寶賬戶使用的是本人頭像,照片中,張某身后有一排擺著香煙的貨架。據此,民警大膽推測,張某很可能經營著煙酒店或小超市。
根據現已摸清張某的活動軌跡,再結合這條線索,民警在昆明一家市場門口的便利店將張某抓獲。 經查,張某今年44歲,江西余干縣人,落網時所在的便利店平日由其妻子打理。8月6日,張某被押解回并。
跨境"洗錢"牟利
現已查明,十幾年前,張某攜家?guī)Э诘嚼ッ髦\生,最后開了一家便利店,過上穩(wěn)定的日子。今年5月份,在云南打工的老鄉(xiāng)告訴他,緬甸有一種特殊的買賣,只需提供幾張個人的銀行卡,再跑跑腿,來錢快得很。
經不住金錢誘惑,雖然了解到老鄉(xiāng)說的是為不法分子跨境“洗錢”,但張某仍然決定鋌而走險。
于是,他出境至緬甸,迅速找門面、進貨,在當地開了一家小超市,并辦理了邊民證。
在那名老鄉(xiāng)的介紹下,張某很快就接到了“特殊生意”。每次,他都騎著“小電驢”從緬甸入境至打洛鎮(zhèn),用自己的銀行卡從自助取款機里取出“從天而降”的現金,少則一萬元,多則數十萬元。抽出兩個點的“跑腿費”后,把余下的現金包裹好放入車筐,帶回緬甸轉交給“接頭人”,來回一趟,不過半個小時。
經查,張某利用可以往返邊境的便利身份,專門為盤踞在緬甸的一些跨境電信詐騙團伙“洗錢”,目前已從張某手中繳獲四五張銀行卡,其中一張僅一個月的流水金額就高達137萬元。
辦案民警介紹,與一般電信詐騙團伙中負責取贓款的成員不同,張某可能同時與多個團伙合作,且境內取出的贓款尚有冠字號等線索可查,但贓款一旦被取現并流入境外,則瞬間會被“洗白”,無跡可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