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韩免费无遮挡毛片一区_亚洲视频无码在线看_永久免费在线看黄片_99这里有精品视频视频

您當前的位置 : 太原新聞網(太原日報報業(yè)集團) >> 教育頻道

居家隔離苦悶、親子關系緊張……戰(zhàn)疫期間如何防“抑”?

來源:光明日報 作者:靳曉燕 2020年03月18日 09:52

  疫情之下,面對病毒我們需要關注身體防護,同時也要關注心理健康。目前,疫情防控積極向好的態(tài)勢進一步鞏固,居家隔離的人們心理狀態(tài)較之前發(fā)生了一些新的變化,也出現(xiàn)了一些新的問題,亟須我們密切關注、科學化解。

  面對親人離世,如何平復哀傷情緒

 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部防疫科普團隊王建平教授認為,疫情下的親人離世,由于各種原因,比如來得很突然,無法在臨終時陪伴,無法在親人離世后告別,親人離世前的狀況無法得知,沒有遺物留下,這些都是預測哀傷轉變?yōu)椴±硇园母唢L險因素,會使得哀傷的平復過程變得更加艱難,甚至發(fā)展為復雜性哀傷或者病理性哀傷,嚴重影響喪親人群的心身健康,同時也給哀傷心理輔導人員帶來極大挑戰(zhàn)。

  喪親及哀傷輔導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的專業(yè)領域,涉及多個專業(yè)方向的聯(lián)合攻關協(xié)作;哀傷輔導和危機干預不同,是需要長期進行的工作,保證服務提供者的專業(yè)性以及連續(xù)性非常重要;同時還要認識到我們國家在哀傷及其哀傷輔導方面還處于起步階段,缺乏專業(yè)的研究,缺乏專業(yè)的人才,甚至缺乏專業(yè)的意識,很多干預還停留在人文的關懷和支持方面。

  因此王建平建議,在當前疫情情況下,應該盡量讓家屬對病人的病程以及臨終時的狀態(tài)和遺言有所了解,同時盡量保留患者遺物。這些信息有助于幫助家屬獲得真實感,逐步接受這個現(xiàn)實。同時,成立由多學科組成的專業(yè)人員隊伍,根據喪親者的特點和需求,分階段、分層次分、分專業(yè)地提供服務。此外,政府有關部門要出面協(xié)調各地相關機構,努力及時篩查出和聯(lián)系到需要幫助的喪親人群,協(xié)助專業(yè)人員與不同層次的需求者對接,并做好持續(xù)性支持工作。

  疫情有所好轉,可否放松

 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部防疫科普團隊聶熙倫認為,眼下大多民眾在家中減少外出的時間大多超過一個月。起初的焦慮、緊張、擔心和害怕的情緒得到了緩釋,大部分人在經歷了較為劇烈的心理沖突后都找到了生活的新節(jié)奏。焦慮和擔心的情緒在某種程度上會讓我們處于備戰(zhàn)狀態(tài),這種狀態(tài)是我們不習慣也不喜歡的。備戰(zhàn)狀態(tài)下人的神經高度緊繃、會對周圍的刺激格外敏感,這有利于我們在危機狀態(tài)下及時進行自我保護。當居家封閉時間達到一定長度,人的生活開始適應新的習慣后,焦慮和擔心的情緒開始減少,逐漸在新的環(huán)境中習得穩(wěn)定和安全感。

  看著大部分城市新病例“零增加”或增加幅度放緩、一些城市逐漸復工復產、快遞和外賣也變得多起來,這些信號都會讓我們誤以為疫情快要過去,迫切希望生活能早一些恢復常態(tài)。這個時候人們可能進入松懈的狀態(tài):頻繁出門、去熱門餐館門口排隊、外出不戴口罩、減少消毒或洗手的次數(shù)等等。然而事實上,疫情仍在繼續(xù),過度的松懈會讓人降低本該有的警惕,可能造成二次交叉感染的風險,增加患病概率。

  而應對懈怠和松懈的情緒,可以留意以下幾點:一是提醒自己,疫情尚未結束。雖然疫情從數(shù)據上態(tài)勢減緩,但疫情防控形勢仍然沒有樂觀到出門不用戴口罩、隨意集會的程度;二是人在長時間的緊張和焦慮下會出現(xiàn)麻木和同情感疲勞,這是正常的,但我們也需要時刻提醒自己,那些每天增長的疑似、確診數(shù)字不僅僅是數(shù)字,還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;三是死亡和確診病例數(shù)據的減少,是一線醫(yī)護人員連夜奮戰(zhàn)、甚至用生命換取來的,尊重他們付出、尊重自己生命最好的方式依然是要規(guī)范防護,懈怠對疫情的減緩沒有絲毫幫助;四是客觀地看待事實,不過度悲觀、也不過度樂觀,在恢復工作、學習和生活的同時,也要保持清醒,未雨綢繆。

  孩子居家學習,親子沖突如何解決

 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部防疫科普團隊璩澤認為,疫情使不少人的生活方式發(fā)生了改變。學校為了保障學生安全,制定了推遲返校、網上授課的措施,家長們也開啟了居家辦公模式。這樣的方式雖然使得親子相處時間大大增多,但同時也出現(xiàn)了一系列問題。不少家長看到孩子在家無法專心學習,效率低下,十分著急,導致親子矛盾的出現(xiàn)。那么,這些問題如何解決呢?

  從孩子的角度來說,要找到在家學習效率低的原因?!白钥亓Α辈蛔闶窃蛑?。像學習這種需要大量精力的活動,自控力會不斷被消耗,消耗的自控力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被慢慢補充上來。孩子在學校時有其他學生和他一起學習,學校的環(huán)境、周圍同學和老師的鼓勵與示范,會促進學生把精力持續(xù)放在學習上,這一過程叫作“社會助長效應”。但在家里,孩子周圍充斥著諸如游戲、小說等大量誘惑因素,使他們無法專心學習。

  要想幫助孩子增強自控力,提高學習效率,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:一是設置學習環(huán)境。收拾好書桌,在學習期間把與學習無關的用品收起來,設置與學校類似的環(huán)境,幫助孩子在一個模擬的環(huán)境中專心學習。二是恰當設置目標。每天學習前,讓孩子設置一些具體的、可達成的、有衡量標準且與學習總任務一致的目標,可以幫助孩子量化學習成果。三是勞逸結合,適當獎勵。在休息時要讓孩子充分休息,做他想做的事情,注意勞逸結合,滿足他們獨立的需求。

  從家長的角度來說,要找到擔心的原因,這可能與家長自身的焦慮情緒有關。面對孩子的學習,尤其是初三、高三等升學年級孩子的家長,其自身的焦慮水平就不低,再加上疫情所帶來的心理壓力,使這種焦慮情緒被無限放大,從而影響了家長們對“學習”這件事的解讀和認知,認為孩子在家只要不學習,就一定會落后于別人,從而導致考不上好學校等一系列嚴重的后果。適當?shù)慕箲]對我們來說是有好處的,但當焦慮水平過高,會導致無法正常和孩子溝通交流。

  家長如何緩解自己的焦慮,既關心孩子,又不會引起親子沖突呢?專家建議,首先要了解焦慮情緒。既要了解自己的焦慮狀態(tài),又要認識到孩子可能也處于焦慮情緒中,你的嘮叨、管教都可能會使他不耐煩。其次要理性溝通,多傾聽少指責。家長和孩子溝通時需要一定的溝通技巧,要多聽聽孩子想說什么,不要著急打斷,也不要過多批評指責他們。你可以多試試用“你的想法很不錯,我覺得還可以……”這樣的表達方式來提供你的建議,但不要使用“你應該……”這種命令式的口吻。最后,如果遇到爭吵,嘗試按下“暫停鍵”。在遇到情緒要爆發(fā)的時候,先讓自己冷靜一段時間,想清楚自己為什么生氣,讓自己平和下來后再和孩子溝通。

  在疫情期間,父母要運用智慧,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效率,同時減少家庭沖突和矛盾,成為孩子強大的支持源,創(chuàng)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,為孩子快樂地學習生活提供堅實基礎。

(責編:鄢妮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