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疫情逐步趨于穩(wěn)定和節(jié)后返程返崗、復產(chǎn)復工,我市電信網(wǎng)絡詐騙案件出現(xiàn)反彈,貸款類、刷單類、冒充公檢法類三類詐騙多發(fā)。1月至3月,全市共開展電話勸阻8831起,對潛在被騙受害人發(fā)送預警短信143483條,面對面進行高危人群上門勸阻及宣傳115起,面對面成功勸阻14起,緊急止付5832.63萬元。

4月3日14時,小店反詐專班接到預警,山大商務學院閆某正在遭遇冒充公檢法詐騙,要求迅速開展面對面勸阻。小店分局西溫莊派出所民警找到閆某時,閆某已將“易點支付”的驗證碼告訴了詐騙分子。由于其本人銀行卡內沒有錢,詐騙分子正在誘導閆某進行支付寶借唄貸款,額度2萬元,被及時趕到的民警制止,并告訴了她騙子的詐騙套路,避免了損失的發(fā)生。
3月30日中午,太原市反詐騙中心接到預警,市民王某琪正在被冒充公檢法的團伙實施詐騙,民警立即與受害人進行聯(lián)系,但受害人手機設置了呼轉導致無發(fā)接通,聯(lián)系家人也不知所蹤。民警立即調整思路,從受害人工作單位入手。通過單位提供的資料,市縣兩級反詐民警緊急研判,并在受害人可能出現(xiàn)的賓館酒店開展實地摸排,就在民警持續(xù)查找時,受害人于傍晚19時許返回單位,民警立即前往與受害人見面核實情況。經(jīng)查,受害人王某琪(女,26歲,清徐縣人)于當日中午接到冒充哈爾濱公安局發(fā)來北京中級人民法院的刑事逮捕令后,在騙子的誘導下獨自前往長風東一酒店,按照對方指令把三張銀行卡信息全部泄漏給了對方,并在騙子的誘導下開通了6個三方貸款平臺,累計損失金額達30余萬元。情況緊急,反詐中心立即協(xié)同指揮中心開展緊急止付,最終成功挽回受害人損失26萬余元。

3月27日,小店分局王村派出所值班室來了幾名神色匆匆的群眾,其中一人稱其因個人需求在網(wǎng)上搜索到一個貸款鏈接,在操作過程中已將個人信息發(fā)送到了某貸款APP上,客服人員稱其在綁卡過程中驗證碼輸入錯誤,已將賬戶鎖定,需要先轉入5萬元解鎖,之后就可以貸出32萬元,該群眾印象中見到過,派出所有關貸款詐騙類的反詐防詐宣傳資料,但當時沒有詳細關注,于是就特意來到王村派出所進行咨詢。王村派出所副所長王斌了解詳細情況后,果斷判定此為典型的貸款類電信詐騙,向在場群眾耐心揭露騙子的詐騙套路,告知大家提高警惕,如有需求一定要到正規(guī)銀行機構辦理,切勿聽信騙子先轉賬后放款的騙術,經(jīng)過民警的耐心講解,成功阻止群眾轉賬5萬元。

3月25日,小店分局王村派出所接市局反詐中心見面勸阻指令,稱轄區(qū)內有一名群眾張某疑似受到冒充公檢法電信詐騙,民警迅速開展見面勸阻,但是該群眾已受騙子指揮,將手機調為飛行模式,民警無法找到張某。在市局反詐中心的技術支持下,民警迅速轉變思路聯(lián)絡其愛人,告知他切勿轉賬,之后民警繼續(xù)尋找張某,終于民警成功在親賢北街梅園百盛商場門口找到張某,成功勸阻張某轉賬20萬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