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9日下午,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46場新聞發(fā)布會上,全國新冠肺炎醫(yī)療救治專家組專家、首都醫(yī)科大學宣武醫(yī)院重癥醫(yī)學科主任姜利介紹,無癥狀感染者的鼻咽部可以檢測出新型冠狀病毒,具有一定的傳染性。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傳播能力取決于本身病毒量的多少,以及傳播傳染性飛沫的能力。盡管有一些無癥狀感染者的病毒載量可能與有的新冠患者是相近的,但是因為其沒有咳嗽咳痰這樣的一些癥狀,排出的飛沫比較少,所以傳染性會低于有癥狀的確診病例。
因此,做好個人防護、戴口罩、勤洗手、常通風以及保持社交距離、不聚集就顯得非常重要了。公眾在難以識別無癥狀感染者的情況下,還是應當在公共場所遵守好防疫規(guī)定。
小暑一過,伏天不遠。都說病毒怕熱,天大熱,新冠病毒就會消失嗎?病毒學家聞玉梅院士表示,在不同環(huán)境下,病毒滅活條件各不相同,目前,疫情防控還處在關鍵時期,公眾千萬別因怕熱過早摘口罩,自我防護絕對不能掉以輕心。
離開宿主,單靠自己,病毒是無法復制的,但只要它活著,傳染性就不會消失,一旦沾染上宿主,就會開啟感染模式。聞玉梅解釋說,病毒在不同環(huán)境中,滅活的條件是不一樣的。比如,我們常說新冠病毒在“56℃下30分鐘滅活”,其實指的是它在液體中的滅活條件。以流感病毒為例,實驗室做實驗時,是在口罩表面滴上流感病毒,發(fā)現(xiàn)其滅活條件是“65℃、30分鐘”,而在門把手上、毛織物、飛沫中的存活情況則更加復雜。聞玉梅強調,沒有靠譜的實驗驗證,不能臆想病毒的滅活條件。
專家表示,在自然環(huán)境下,氣溫升高可能會對新冠病毒的活性有所影響,但目前尚無確切證據(jù)表明氣溫升高可讓其消失。從目前全球新冠肺炎傳播的情況來看,疫情同樣在新加坡、馬來西亞、泰國等熱帶地區(qū)國家出現(xiàn)。
“的確,天氣炎熱,戴著口罩會比較悶熱,不太舒服?!甭動衩诽嵝眩F(xiàn)在國內剛剛看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曙光,全球的防疫形勢還不容樂觀,在這種情況下,大家尤其不能掉以輕心,一定要繼續(xù)戴好口罩,做好個人防護。
“新冠病毒是一種有包膜的RNA病毒,因此它的‘抵抗力’是比較低的,一般醫(yī)用酒精、含氯消毒液都能破壞它的包膜,使它滅活?!甭動衩繁硎?,公眾要牢記戴口罩、勤洗手,做好日常衛(wèi)生消毒,不要給新冠病毒以可乘之機,才能贏得最后的戰(zhàn)“疫”勝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