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韩免费无遮挡毛片一区_亚洲视频无码在线看_永久免费在线看黄片_99这里有精品视频视频

您當前的位置 : 太原新聞網(太原日報報業(yè)集團) >> 今日聚焦

太原垃圾分類進展如何?記者深入小區(qū)、分揀中心實地走訪

來源:山西日報 作者:李兵 范珉菲 丁園 2020年07月29日 07:12

  作為全國46個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城市之一,太原市從法規(guī)制度、設施建設、示范帶動等方面入手,扎實推進垃圾分類工作。

  6月1日,《山西省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規(guī)定》正式施行,太原市垃圾分類工作進入推廣落實階段。今年,太原市各區(qū)縣以街辦、鄉(xiāng)鎮(zhèn)為單元,引入社會公司,實施整街制推進,力爭年底前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90%。

  垃圾分類進展如何?連日來,本報記者深入太原市居民小區(qū)、大件垃圾分揀中心等地進行了走訪。

  杏花嶺區(qū)綠苑社區(qū)——“小手拉大手”爭做督導員

  太原市杏花嶺區(qū)綠苑社區(qū)老黨員王淑媛如今多了一個新身份——垃圾分類督導員?!耙院髲N房可以放兩個垃圾桶,一‘干’一‘濕’就容易分了?!?月28日一大早,王淑媛照例早早下樓,一邊指導大家如何正確投放垃圾,一邊給大家普及起垃圾分類的小竅門。

  為使居民科學分類投放,杏花嶺區(qū)將垃圾投放點設置在居民們最方便投放且不會造成二次污染的地方,并配備了垃圾分類督導員。垃圾投放的高峰期,督導員值守在單元樓下的垃圾投放點,引導居民將垃圾投放到位。同時,物業(yè)提高了垃圾收集頻次,分類點沒有異味,深受居民歡迎。

  新開南巷359號是開放型小區(qū),周邊餐飲店鋪多。過去,由于廚余垃圾隨意傾倒,使得進出小區(qū)的通道蚊蟲滋生。垃圾分類工作啟動之初,新開巷社區(qū)樓棟黨員和業(yè)委會自覺組建起了垃圾分類志愿者隊伍,挨家挨戶講解垃圾分類方法,更多居民自覺參與到垃圾分類的行列中來。

  與此同時,許多孩子在課堂中學到了垃圾分類的知識,在家里當起了垃圾分類督導員,監(jiān)督家庭成員正確投放垃圾,以“小手拉大手”的方式補充到督導員隊伍中。還有的社區(qū)引入網格長、樓院長等力量,形成了“編外”垃圾分類督導員隊伍。

  “居民們都很配合,大部分人都能夠按類投放?!毙踊◣X區(qū)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趙曉勇介紹,自今年垃圾分類政策實施以來,各社區(qū)從招募志愿者、培訓督導員以及舉辦線下垃圾分類趣味親子游戲等多方面入手,推動社區(qū)居民積極投入到垃圾分類行動中去。

  據統(tǒng)計,杏花嶺區(qū)已配備分類桶5751個、分類亭39套、鐵皮分類箱430個、垃圾分類房9個、生活垃圾分類指示牌80個,覆蓋居民7萬余戶。

  迎澤區(qū)湖濱麗景小區(qū)——共享小屋居民互換閑置物品

  7月23日,走進迎澤街道湖濱麗景小區(qū)可回收物資源共享小屋,只見小屋內擺放著一些廢舊衣物、書籍、玩具以及電子產品,還有一些由垃圾分類督導員們利用廢棄物做成的“風車”“潛水艇”等擺件,共享登記表上清楚地記錄著書籍捐贈人、捐贈日期等詳情。

  小屋工作人員王亮介紹,可回收物資源共享小屋的設置,不僅是為了變廢為寶,更主要的是為了培養(yǎng)居民垃圾分類的新觀念。共享小屋自2019年10月正式啟動以來,常有一些小區(qū)居民進入小屋換取自己需要的物品。正在小屋內置換小物件的居民朱小陸說:“有些東西不再需要去商場購買,通過小屋互換閑置物品就可獲得。在這里既學到了垃圾分類的知識,又做到了對可回收物品的利用,對我們的生活益處很大?!?/p>

  除此之外,小屋設有垃圾分類宣傳區(qū),督導員從早上7點到9點半,下午6點到晚上8點半,趁著居民晨練和晚上散步這兩個時間段,宣傳垃圾分類知識,并且在居民投放垃圾時幫助其進行分類。

  自2019年被太原市選定為垃圾分類示范片區(qū)以來,迎澤街道在片區(qū)內新建了百余處垃圾分類亭、分類垃圾桶、宣傳欄、監(jiān)督公示欄等硬件設施,并結合專職督導員進行貼身指導。經過一年的努力,垃圾分類意識已深入人心。

  據迎澤街道環(huán)衛(wèi)所所長賈曉君介紹,目前迎澤街道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51.2%,構建起了街道、社區(qū)、物業(yè)、第三方服務企業(yè)環(huán)環(huán)相扣的“責任鏈”。

  萬柏林區(qū)大件垃圾分揀中心——每天可破拆垃圾40余噸

  7月24日,記者來到位于太原市萬柏林區(qū)普國路東社中轉站的大件垃圾分揀中心。院內,一輛大型機械正發(fā)出陣陣轟鳴聲,床架、沙發(fā)、柜子、桌子等大件垃圾經過破碎后迅速成為小塊碎末。

  作為城市垃圾的重要組成部分,大件垃圾的收運和處置一直是城市環(huán)境管理的難題。對此,太原市萬柏林區(qū)投資500余萬元,于去年10月開建大件垃圾分揀中心。

  經過近半年的建設調試,于今年3月正式啟用,每天可破拆大件垃圾、園林垃圾40余噸。這是全市首個大件垃圾分揀中心,標志著太原市垃圾分類設施建設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。

  現場工作人員介紹:“這臺設備可以直接處理整個大件家具,不需要提前進行人工拆解。針對大件垃圾中可能出現的鐵釘、彈簧、合頁等,皮帶輸送機上還專門架設了磁選機,對金屬物品進行篩選。”

  分揀中心選用的是國內先進的大件垃圾資源化處理系統(tǒng),采用自動化上料、液壓驅動破碎、自動化輸出、金屬磁選等工藝流程,實現了大件垃圾的破碎減容。系統(tǒng)采用全封閉設計、全自動化運行、脈沖除塵,可確?,F場整潔衛(wèi)生,安全高效;同時配備手機App收運系統(tǒng)、遠程監(jiān)控及控制系統(tǒng),實現了大件垃圾處置的信息化、智能化、智慧化。

  在分揀中心內,記者看到了一排排羅列整齊的小桌子和小凳子,上面印有“萬柏林區(qū)環(huán)衛(wèi)局制”“垃圾分類廢物利用”等字樣。萬柏林區(qū)城管局副局長李志國告訴記者,轄區(qū)內大件垃圾由各街辦環(huán)衛(wèi)所負責信息搜集登記,并通知分揀中心專業(yè)人員免費上門收集。分類拆解后,對可利用的廢舊家具,由環(huán)衛(wèi)工中會木工技術的師傅再次加工重新改造成桌子、椅子、柜子,免費提供給福利院或公共場所供市民休息使用。對不可利用的物件,通過垃圾資源化處理設備破碎后進行發(fā)電、制作園林肥料等多元化處理。

(責編:馬騰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