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22日,從陽曲縣獲悉,該縣被住房和建設部列為2020年農村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示范縣,系我市唯一入選試點。
陽曲縣剛剛摘掉“貧困帽”,財政收入緊張。為解決這一問題,該縣采取PPP方式,吸引社會資本,參與農村垃圾治理項目。所有的設施、設備投入、人員工資等均由企業(yè)負責,政府每年承擔運營費。
按照全程不落地和細化分類收運處置的目標,該縣通過給村民發(fā)桶、村莊配車、鄉(xiāng)村建站,實行專人保潔、分類上門收集、專車轉運、無害處理,建立了農村垃圾上門收集、分類收運、全程不落地、處置無害化的工作機制。該縣為每戶村民配發(fā)兩個垃圾桶,用于放灰土渣土和菜葉等其他垃圾,村民按要求分類投放。42臺收集車,每天到360個自然村上門收集垃圾。灰土渣土垃圾運至指定渣土場,全縣共設123處,村委會組織車輛,每周對渣土場進行推攤、覆蓋,實現(xiàn)規(guī)范管理、填溝造地。一般生活垃圾收運至地埋桶收集站,全縣共71處,專業(yè)吊裝車可直接將地埋式垃圾桶裝車,并自動壓縮,運往指定填埋場進行無害化處理。對于有害垃圾,收集車上掛專門垃圾桶,上門收集廢舊電池、油漆桶、燈管等有害垃圾后,放至每村的暫存點,每月統(tǒng)一送至楊興鄉(xiāng)鄯都村的省固廢處置中心處理。可回收物則通過村民、保潔員二次分揀后,售賣至廢品收購站。
陽曲縣還建立完善的監(jiān)督考核制度,從清掃保潔、垃圾收運、迎檢接待三方面考核打分。檢查人員每天下村檢查,每季度一次考核打分,并出考核報告,作為支付費用的依據(jù)。檢查發(fā)現(xiàn)問題扣除相應分值,季度考核分值大于90分的,不扣費用,按合同價支付運營費用;分值在60~90之間的,每減少1分扣5000元運營費;分值低于60分的,則暫停付費,限期整改。一年中有三次分值低于60分,則啟動合同解除程序。
陽曲縣通過農村垃圾治理PPP項目,樹立先進理念,推動模式創(chuàng)新,徹底改變了原先“垃圾靠風刮、儲運一車拉,家里現(xiàn)代化、屋外臟亂差”的農村環(huán)境,有力推動了農村面貌大改觀、城鄉(xiāng)品位大提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