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注育兒自媒體、參加付費育兒課程、購買各類博主推薦物……如今,互聯網成了諸多年輕父母備孕育兒的首選知識來源。但一些網絡育兒自媒體炮制的標題,雖然很吸引眼球,獲取的流量驚人,讓人倍增信任感,但內容的科學性和專業(yè)性卻無法保證,導致育兒偽科學泛濫。年輕父母花了很多錢,卻得到毫無用處甚至有害的“知識”,輕者損失錢財,重者危害寶寶生命健康。
面對這種情況,人們首先想到的便是加強平臺監(jiān)管。近年來,隨著網民隊伍的急速擴大,自媒體的發(fā)展很快,特別是疫情發(fā)生以后,自媒體在消費生活中的便利性,獲得了人們前所未有的青睞,直播帶貨等新型購物方式,更是迅速崛起,成為年輕人消費的主要途徑。有關備孕育兒的自媒體在年輕父母中受寵有加,自然可以想像。但與自媒體轟轟烈烈的發(fā)展勢頭相比,監(jiān)管顯得相對滯后。備孕育兒事關下一代健康成長,政府應承擔更多的責任,將監(jiān)管的網織得更密,使年輕父母能夠放心。
監(jiān)管加強了,不代表年輕父母就能高枕無憂。自媒體崛起是一種市場現象,它能夠吸引到各種對此有認同的市場主體,同時也必然吸引各種以謀取不正當利益為目的的主體??傮w看,市場上正負能量雜陳,這也是需要監(jiān)管的一個理由。但是,監(jiān)管不可能和市場主體建立起一對一的關系,否則其龐大的監(jiān)管成本是社會難以承擔的。
一般來說,市場監(jiān)管分為事前、事中和事后三種類型。事前監(jiān)管側重于建章立規(guī),事中監(jiān)管是對正在運行中的市場主體出現的各種違規(guī)現象采取行動,而事后監(jiān)管則是在出了事以后對違法主體進行懲處,以此保護受害者的利益。顯然,這三種監(jiān)管途徑可以維護市場秩序,但市場發(fā)展的過程中,不免泥沙俱下,出現一些溢出既有規(guī)范的市場現象。特別是一些不法行為,即使監(jiān)管出手,有些損失還是無可挽回。今年上半年的“嬰兒趴睡”死亡事件就是個慘痛的教訓。一名新手媽媽加入某“付費睡眠引導群”,聽從相關“老師”的建議,讓訓練3個月大的孩子單獨在房間趴睡,孩子哇哇大哭也沒有進去看。兩小時后,這位家長發(fā)現孩子嘴唇發(fā)紫、沒了呼吸。新手媽媽過于迷信自媒體上的所謂“經驗”,導致闖下大禍,縱使自媒體受到嚴懲,孩子卻再也救不回來了。
因此,對于育兒市場上的自媒體亂象,市場監(jiān)管固然必要,但年輕父母不能把自媒體作為唯一的信源,對各種信息要有辨識能力,擁有一雙“慧眼”。這是項不可缺少的“基本功”。
現在的年輕父母,成長于自媒體時期,在信息接收習慣上不同于上一代人,但也容易出現“偏食”問題。比如備孕育兒,其實漫長的人類歷史已積累了豐富經驗,有些固然過時,但年輕父母們的上一代,大多接受了基本的科學教育,年輕父母不妨多聽聽上一代人的建議。如果年輕人總是對自媒體“百依百順”,把上一代人的諄諄教誨當作不屑一聽的“耳邊風”,不管什么事都習慣從App上尋求答案,甚至對自媒體上一些怪力亂神似的說法都堅信不疑,那么遭受欺騙和傷害便難以避免。在育兒問題上是這樣,在其他領域同樣如此。
周俊生來源:中國青年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