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不知情的情況下,家長微信上的錢被孩子“盜付”,找商家要求退貨卻遭拒,家長苦惱不已。根據(jù)《民法典》相關規(guī)定,律師認為,在家長未對未成人購買行為予以認可的情況下,向商家提出退貨是合理的,可通過向相關部門投訴進行維權。
李先生的孩子偷偷拿李先生的手機,以微信支付方式購買了一臺價值8000元的游戲機。知道這件事后,李先生生氣之余略顯無奈,因他家每月的家庭收入只有6000多元,一臺游戲機的支出已超出了家庭正常支出。因此,李先生找到出售游戲機的商家,提出退貨。但是,商家稱,這臺游戲機沒有質(zhì)量問題,且李先生的兒子在購買時是自愿的,拒絕了李先生的退貨請求。后來,雙方多次溝通未果。
“向商家提出退貨要求是合理的?!笔邢麉f(xié)值班律師、山西佳鏡律師事務所高楊帆認為,本案例中,李先生的兒子只有10周歲,根據(jù)《民法典》第十七條“十八周歲以上的自然人為成年人,不滿十八周歲的自然人為未成年人”,以及第十九條“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,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(jīng)其法定代理人同意、追認”的規(guī)定,可以認定其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,其購買游戲機的行為明顯與其能力不相匹配,屬效力待定,應得到李先生的同意、追認后才生效。因此,即便游戲機沒有質(zhì)量問題,在李先生對兒子的購買行為不予認可的情況下,要求商家退貨也是合理的。
高律師提醒廣大商家,售賣商品時應當注意購買人的年齡,以免帶來后續(xù)麻煩;作為家長,也應盡到相應的監(jiān)管職責。同時,建議李先生向相關部門進行投訴為自己討個說法。記者霍錚李曉琳
線索征集:消費關乎你我他,消費糾紛、購物疑惑、消費心得……我們事事關心,“18303412315”——晚報消費維權熱線在這里等您,歡迎提供有效線索。您可短信留言或?qū)⒕€索發(fā)送至郵箱:tywblxl@163.com,期待熱情參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