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色烤魚
老太原銅火鍋
“大爺,今天吃些啥?”“一個人,簡單對付一口,來碗白菜面!”貫通桃園二巷與桃園三巷的杏林七條,有一家主打家常菜的小高飯鋪。午飯時分,“小高”高東榮在店里忙活著,腳步停在哪桌,便隨機(jī)與哪桌的顧客嘮上幾句家常,“都是老顧客,相互熟得很……”
在每一條靜謐的小街巷,大都“藏”著這樣的街坊館子,它們自帶著煙火氣,憑借平凡又美味的家常菜,成為街坊鄰里舌尖上的“溫柔鄉(xiāng)”。
家常味
正午時分的杏林七條,散發(fā)著老街巷獨(dú)有的一絲慵懶。屋檐下的老貓打著盹,偶爾抬頭,打量著過往的行人;院子里曬足太陽的大爺大媽各自回家,頃刻間廚房傳出鍋碗瓢盆的叮當(dāng)聲;剛放學(xué)的孩子三五成群,追逐嬉鬧著消失在樓宇間……冬日的暖陽灑入巷子中段的小高飯鋪,透過平窗,打在臨窗食客一張張平和生動的面容上。吃貨口中“正經(jīng)家常味兒”就是這兒了!
走進(jìn)面積為百余平方米的店面,十多張桌子擺放得整整齊齊。正趕上飯點(diǎn),客人越來越多。雖然后廚配菜、炒菜加前廳跑堂有6個人,但老板高東榮閑不住,一會兒在后廚搭把手,一會兒又到前廳傳個菜,妻子景春艷也打著下手兼顧收銀。自制皮凍、糖醋丸子、干炸蘑菇、豆角茄子、烤饃炒涼粉……沒有花里胡哨的菜名,熟悉的飯菜帶著家常味道,傳遞出時光里的市井氣息。
面食是“山西胃”不可或缺的主食。后廚,面案師傅用筷子把餳好的面團(tuán)挑到剔面板上,手掌蘸水將面團(tuán)壓扁,左手托剔尖盤,右手拿剔尖筷子,由上而下地把面一根一根剔撥下來,細(xì)而滾圓的面條滋溜一下沖進(jìn)了滾水里。煮熟后撈出,澆上一勺用白菜、豆腐、小炒肉炒制的鹵子,立刻熱騰騰上桌。“還得是這碗白菜面,舒服!”角落里,一名頭發(fā)花白的大爺獨(dú)坐在小桌旁,端著碗吸溜著面條,不緊不慢,一個人也能吃得有滋有味。一碗稱心的家常面,只圖一個舒坦。
來這兒吃飯的食客,基本都是老主顧。“要么是街坊鄰里,要么是周邊工作的人們?!备邧|榮說。對于居民來說,樓下這家開了16年的小館子,就是家門口的“第二廚房”。
“鍋氣”足
“拼個涼菜,再上個鍋?zhàn)?!”桃園三巷居民王師傅和家人走進(jìn)小高飯鋪,熟稔地點(diǎn)菜。他點(diǎn)的什錦銅火鍋,一度是太原人年夜飯的“C位”,是兒時的記憶與味道。大廚徐包喜曾是高東榮學(xué)廚時的師父,二人亦師亦友。他手腳麻利,迅速開始裝鍋,包頭白打底,其次是土豆、粉條、海帶、金針、五臺豆腐丸子、臺蘑、炸丸子、白玉菇、蟹味菇碼放均勻,最后把一片片層次分明、色澤誘人的燒肉鋪個滿滿當(dāng)當(dāng),葷素搭配,令人垂涎欲滴。
稍等,主角還沒有登場。菜品一切準(zhǔn)備就緒后,徐大廚往銅鍋的火筒內(nèi)添入燒得通紅的木炭,接著把灶眼上已經(jīng)煨了至少八小時的高湯,利落地舀出兩勺,濃郁的湯汁瞬間沖入銅鍋,煮沸后開蓋,鋪上一層蔥絲,冬日的寒意立馬煙消云散。“燒肉的肥瘦比例剛剛好,燉煮之后吸飽湯汁的豆腐丸子更是美味!”風(fēng)味、氣息、脾性統(tǒng)統(tǒng)融入這一口銅鍋之中,王師傅一家圍鍋而食,一鼎熱湯沸騰,四海食材沉浮,吃的是食物,感受的是一如往昔的溫暖。
愛吃的人大多喜歡“鍋氣”,從廚技來講,就是猛火鎖水后帶來的熱氣和焦香,但站在食客的角度,特別是家常菜,吃的就是那口“熱乎勁兒”?!盁釟怛v騰的才是過日子……”小高飯鋪主打正宗土飯,“不?;印薄巴晾锿翚狻钡谋澈螅菨M滿的真誠和質(zhì)樸。
品生活
菜單都不用看上一眼,還是平時愛吃的那幾樣,熟悉的味道一上桌,空虛的胃就有了著落。
“來條烤魚!”跑堂的小伙朝后廚吆喝道。不同于常見的烤魚連烤帶燉還能涮菜,小高飯鋪的烤魚做法更“江湖”。一條一公斤多的草魚洗凈去骨改花刀,芹菜丁等七八種鮮料剁碎成末,再加上四五種調(diào)料一并在魚身涂抹均勻,最后一味特殊的秘方,便是時間。經(jīng)過24小時的腌制入味,在兩擋高溫的輪番烘烤下,一尾色澤金黃的烤魚用竹網(wǎng)盛著端上桌,食之味道鮮嫩奇香,原汁原味,急火猛烹,一如快意人生。
美食者不必是饕餮客,會吃的人,最懂生活。醬油豆腐,看似平平無奇,咬上一口,豆腐嫩得一下子滑入舌尖,燙嘴也欲罷不能;酸辣土豆絲,熱油翻炒,加入醋和辣椒調(diào)味,一酸一辣,恰如生活的酸甜苦辣……在后廚,火候和油溫最關(guān)鍵,高了會焦,低了就硬,鍋與火的碰撞間,活脫脫蘊(yùn)含著生活的哲學(xué)和智慧。
從家常美味到生活百味,簡單的幸福生活不過如此?!斑?,張大哥,在這兒碰上了!”“劉阿姨,帶著外孫來吃飯?”“叔,今天家里又不開灶啦?”在這里,老板與食客、食客與食客,任憑哪種排列組合都能搭上話,人情味十足,就是小高飯鋪這些街坊館子最迷人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