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當前的位置 : 太原新聞網(wǎng) >> 萬花筒

哪吒千年前長什么樣

來源:新京報 2025年02月19日 09:33

  2月18日,中國電影迎來里程碑時刻,《哪吒之魔童鬧海》以超過123億的成績登頂全球動畫電影票房榜。大部分人印象中的哪吒——從蓮中生,腳踩風(fēng)火輪,手持紅纓槍,三頭六臂,戰(zhàn)力超強。在中國古代神話中,哪吒的“造型”發(fā)生了哪些變化?

  初始版北涼時代現(xiàn)身中國

  后晉·《大圣毗沙門天王像》

  敦煌博物館藏

  哪吒早在北涼時代,就在中國出現(xiàn)了。關(guān)于哪吒的身世,最早見之于《佛所行贊經(jīng)》中:“毗沙門天王,生那羅鳩婆。”這里的“那羅鳩婆”,就是我們口中的哪吒。

  1.0版早期的佛教護法神

  哪吒最早的圖案遺存

  北塔博物館藏

  早期的佛教護法神,往往面目猙獰、現(xiàn)忿怒相以鎮(zhèn)妖魔,哪吒起初也是如此。

  出土于遼寧北塔地宮的遼代石函,是有關(guān)“哪吒鬧?!弊钤绲膱D案遺存,這里的哪吒形象突目高鼻、方臉闊口,頭戴火焰冠,身穿鎧甲左手托塔,右手作指揮狀腳踏祥云,蓄勢待發(fā)。

  2.0版哪吒有了“父親”

  圖片來自《全球史的九炷香》

  唐代筆記小說《開天傳信記》云,哪吒是“毗沙門天王子也”。毗沙門世俗稱為托塔天王。隨著大唐在西域的經(jīng)營,毗沙門天王的形象與大唐名將李靖融為一體,哪吒在人間有了“父親”。

  宋代記錄哪吒的佛教著作有很多,哪吒形象逐漸深入民間。如宋代禪宗史書《五燈會元》里,首次出現(xiàn)了哪吒“析肉還母,析骨還父”的記載。

  3.0版嫉惡如仇的叛逆少年

  清代墨繪本《封神真形圖》

  元代至明代,哪吒的形象逐漸豐富化,并展現(xiàn)出佛教與道教融合的特征?!度淘戳魉焉翊笕分?,哪吒為“玉皇駕下大羅仙”哪吒從佛教護法變成道教神將。里面對哪吒形象的刻畫:“身長六丈,首帶金輪,三頭九眼八臂……”

  明清時期《西游記》《封神演義》等神怪小說的流行使得手持火尖槍、腳踩風(fēng)火輪的叛逆哪吒形象深入人心。《封神真形圖》中,哪吒穿上了肚兜,成為一位“幼稚”童子。

(責(zé)編:張佩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