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容提要:“中國繩結歷史悠久,其中蘊含了許多意義,每個結都有一個美好的寓意?!崩K結技藝傳承人給孩子們講解了繩結的起源及歷史文化,面對面展示繩結技藝,讓大家感受這個非遺項目的獨特魅力。像這...
這里收集了百余件非遺作品,并定期開展非遺講座。8月13日萬柏林消息,小井峪街道十二院城社區(qū)黨群服務中心的“非遺傳習所”建成后,逐漸成為一處傳承課堂,讓越來越多的居民關注、傳承非遺。
為讓非遺融入群眾生活,萬柏林區(qū)文旅局在十二院城社區(qū)黨群服務中心建設了“非遺傳習所”,這里陳列了32位項目傳承人的百余件作品。8月12日,傳習所邀請萬柏林區(qū)非遺項目繩結技藝和正坐(正心)項目傳承人,通過現(xiàn)場演示、互動等方式,義務為轄區(qū)中小學生傳習繩結技藝和正坐禮儀。
“中國繩結歷史悠久,其中蘊含了許多意義,每個結都有一個美好的寓意?!崩K結技藝傳承人給孩子們講解了繩結的起源及歷史文化,面對面展示繩結技藝,讓大家感受這個非遺項目的獨特魅力。像這樣的活動,“非遺傳習所”會定期舉行,讓更多居民了解非遺、保護非遺、傳習非遺。
(責編:張佩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