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一年月色最明夜,千里人心共賞時?!鞭r(nóng)歷八月十五是中華民族傳統(tǒng)的中秋佳節(jié)。中秋節(jié)因恰值三秋之半而得名,又叫團圓節(jié)或月夕、仲秋節(jié)、八月節(jié)等,我國自古就有祭月、賞月和吃月餅的民間文化傳統(tǒng)。
月餅,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,沿傳下來,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。
傳說,早在殷、周時期就有月餅的雛形——“太師餅”,此餅邊緣薄中心厚,是沒有餡料的。漢代時期,張騫出使西域時,將芝麻、胡桃引進中國,并作為月餅的餡料包進月餅,名曰“胡餅”。
《洛中見聞》曾記載:中秋節(jié)新科進士曲江宴時,唐僖宗令人送月餅賞賜進士,有一年中秋之夜,唐玄宗和楊貴妃賞月吃胡餅時,唐玄宗嫌“胡餅”名字不好聽,楊貴妃仰望皎潔的明月,脫口而出“月餅”,從此月餅才和中秋節(jié)完美地“結(jié)合”。
真正有月餅的記錄是在南宋吳自牧《夢粱錄》中,和菊花餅、梅花餅等同在,且“四時皆有,任便索換,不誤主顧”,可見,當時還不是只在中秋吃。到了北宋,在蘇東坡的詩句中有“小餅如嚼月,中有酥和怡”,提到了月餅的名稱和月餅的做法。
宋代的文學家周密,在記敘南宋都城臨安見聞的《武林舊事》中首次提到“月餅”之名稱。到了明代,中秋吃月餅才在民間逐漸流傳。當時心靈手巧的餅師,把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,作為食品藝術(shù)圖案印在月餅上,使月餅成為更受人們喜愛的中秋食品。
明代有大量關(guān)于月餅的記載,如《帝京景物略》中寫道“八月十五祭月,其祭果餅必圓”“月餅月果,戚屬饋相報,餅有徑二尺者”。此時的月餅,從做法、形狀、寓意上來講,都跟現(xiàn)代差不多了。
清代,中秋吃月餅已成為一種風俗。清人袁枚《隨園食單》介紹道:“酥皮月餅,以松仁、核桃仁、瓜子仁和冰糖、豬油作餡,食之不覺甜而香松柔膩,迥異尋常?!倍抑谱髟絹碓骄?。
蘇東坡絕句“但愿人長久,千里共嬋娟”,道出了人們中秋吃月餅、賞月時盼團圓的愿望。中秋節(jié)之夜,一家人圍坐在桌前,吃著圓圓的月餅,望著圓圓的月亮,想來很幸福。中秋節(jié)吃月餅,是一種味道,更是一種情懷,也是一種傳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