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歷觀史記英雄將,誰似云長白馬功”,10月29日,“天下云長——關公文化展”在山西博物院會展中心二層開展。展覽匯集5省市文博單位收藏的精品130余件(組),通過各地區(qū)各時期關公文物和史料,還原歷史本真,展示關公文化及其當代意義。
關公,本名關羽,字云長,漢末三國時期重要歷史人物。關公成長于山西南部的解州,廣袤悠遠的河東大地,以深厚的人文底蘊,滋養(yǎng)培育了他忠義仁勇的品格和護國佑民的擔當,并最終成為一代豪杰。千百年來,關公的忠義仁勇精神薪火相傳,歷久彌新,關公文化也成為中華民族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展覽由山西博物院、關公文化研究院、運城市文物保護中心聯(lián)合舉辦,分為三個單元,呈現(xiàn)出豐滿的關公形象,展示出多元的關公文化內涵?!办`鐘鹺海,三分砥柱”單元,從歷史角度全面展現(xiàn)關公蕩氣回腸的人生經(jīng)歷,其中的展品“季札掛劍圖漆盤”,出土于安徽省馬鞍山市雨山鄉(xiāng)朱然墓,漆盤盤心繪季札掛劍圖,漆盤繪畫寫意與寫實相結合,是三國時期漆畫的典型代表。
“允文允武,乃圣乃神”單元,從精神層面全方位闡釋關公忠義仁勇的優(yōu)秀品格。展品關公銅臥像,為國家一級文物,是獨一無二的元代關公臥像,運城市文物保護中心主任衛(wèi)龍介紹,這件臥像年代久遠,首次對外展出,關公的形態(tài)一般以坐像和立像出現(xiàn),臥像僅此尊,比例優(yōu)美,面部英武氣概盡展。
“萬世人極,四海共仰”單元,將關公的人物形象與精神內涵上升到文化層面。關公集忠、義、仁、勇、禮、智、信于一身,凝結成千百年傳承的精神,成為天下共仰的文化共識。關公精神是民族、社會凝聚力、精神力的集中體現(xiàn)。展品“普濟商民”匾額,由現(xiàn)代書法名家張鵬翼早年所書,匾額邊框四周飾貼金和彩繪“連升三級”“五富五泰”“琴棋書畫”“八仙”等吉祥圖案。此次展覽為期4個月,山西博物院將推出系列公眾教育活動及文創(chuàng)周邊產(chǎn)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