寵物殯葬師,在“毛孩子”生命盡頭給予尊嚴。12月19日,記者采訪了解其背后的故事。(《太原晚報》12月23日)
寵物殯葬這一過去沒有、如今也被許多人難以理解的行業(yè),之所以能夠悄然興起,充分說明情感消費在當下以及未來的消費市場中,占據(jù)重要地位。有需求就會有供給,包容與引導才是更理性的態(tài)度。
情感消費,為愛埋單。在從前,貓狗只是人類的陪伴動物,雖然被許多城里人當作寵物,但花費上千元為其辦一場葬禮,不少人還是覺得沒必要,輿論似乎也不支持這種瘋狂的舉動。環(huán)境在變,認知也隨之變化。正像許多寵物主人所言,它們用一生陪我們一程,緣何不配擁有一個體面的告別?
從家畜到寵物,再到被視為家庭成員,隨著地位越來越高,對待方式也必然發(fā)生變化。于許多寵物主人而言,它們是重要的情感依賴,失去后的痛苦不亞于失去一位親人。如果沒有一場莊重而具有儀式性的告別,這份感情無法安放。所以,這不是煞有介事、無病呻吟,而是養(yǎng)寵物最后的一環(huán)——像告別親人一樣與它們說再見。寵物數(shù)量的龐大,決定了類似需求的旺盛。企查查數(shù)據(jù)顯示,近3個月全國共有超1900家企業(yè)名、經(jīng)營范圍、品牌/產(chǎn)品涉及寵物殯葬、寵物喪葬、動物無害化處理的新公司成立。
然而,野蠻生長總是伴隨著亂象叢生。寵物殯葬并不是只提供情緒價值的一場表演,還涉及資質(zhì)、收費、環(huán)保等方方面面,既然市場龐大,就應(yīng)當主動引導和規(guī)范。這既對寵物尸體無害化處理有利,也能更好地滿足寵物主人的情感需求。當然,也不宜走向另一個極端,即將寵物當作“情感藥方”,把情感與期待都放在寵物身上,而忽視了身邊的人和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