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8月1日,來自太原的志愿者趙澤罡在山醫(yī)大二院進行造血干細胞采集,他所捐獻的“生命火種”,將用于救治一名2歲的外地血液病患兒;就在同一天,正在山醫(yī)大二院治療的郭先生也在等待著遠方志愿者捐獻的造血干細胞救命……兩份珍貴的“禮物”,不僅傳遞著生的希望,也是山醫(yī)大二院開展非血緣造血干細胞捐獻采集15年來,首次同日進行對外捐獻采集和院內(nèi)患者受捐移植。
33歲的志愿者趙澤罡是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職工,做事認真負責,熱心公益,樂于助人。2017年,在參加無償獻血時,趙澤罡填寫了志愿捐獻登記表,成為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(中華骨髓庫)的一名志愿者。今年7月,趙澤罡接到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電話,得知自己與一名年僅兩歲的血液病患兒配型相合,他當即同意捐獻。
單位得知趙澤罡的善舉,主動調(diào)整他的工作,他也開始鍛煉身體,調(diào)整狀態(tài)。
“畢竟是去救人,一定要保持最佳狀態(tài)?!?日上午,采集現(xiàn)場,性格開朗的趙澤罡告訴記者。而他的母親霍女士也一早就到醫(yī)院陪同??吹絻鹤右荒樰p松,開始采集后還睡著了,老母親才終于放下心來。當天,趙澤罡捐出的“生命火種”由工作人員護送到患兒所在醫(yī)院,挽救孩子的生命。他也是我省第240位造血干細胞捐獻者。
8月1日當天,還有一份來自遠方的珍貴“禮物”送達山醫(yī)大二院血液科。38歲的患者郭先生等到了中華骨髓庫志愿者捐獻的造血干細胞,并在當晚完成移植。今年初,郭先生被確診為致命性罕見家族性血液病,唯一可治愈的方案是進行非親緣造血干細胞移植。治療期間,郭先生多次配型相合,但因疫情影響,無法展開捐獻。7月,煎熬了近4個月的他終于看到了希望,山醫(yī)大二院血液科移植團隊與國內(nèi)頂尖專家多次會診討論,制定了周密的方案。7月20日,郭先生進入層流病房完成移植前的預處理治療。8月1日晚,志愿者捐獻的造血干細胞從沈陽送至醫(yī)院,移植入患者體內(nèi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