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25日,在午后的一抹斜陽中,55歲的楊竚看著牙牙學語、蹣跚學步的小孫子,內(nèi)心無比知足。從接受兒子患有腦癱,到一路扶持他上學、工作、成家、生子,楊竚表示,支撐自己前行的是來自家的溫暖,而孫子的到來,則為這個曾在風雨中漂泊的家庭注入了新的力量。
喜結(jié)連理小日子有了奔頭
上世紀80年代,楊竚和丈夫梁衛(wèi)東同在天津商學院求學。因成績優(yōu)秀,又是山西老鄉(xiāng),兩個年輕人漸漸相識、相知、相愛。大學畢業(yè)后,楊竚回到山西考入省商務廳任職,梁衛(wèi)東則進入山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工作。
1991年底,兩個相愛的年輕人喜結(jié)連理?;楹蟛痪茫瑮罡m懷孕了,對于這個小生命,夫妻倆格外珍惜。楊竚懷孕身子重,家里苦活累活梁衛(wèi)東就一個人扛在肩上。而楊竚感恩丈夫的付出,總是在他勞累時,幫對方泡杯茶、揉揉肩。盡管日子過得有些拮據(jù),但他們打心底里高興,每天都期待著小生命的到來……
遭遇坎坷夫妻倆困苦與共
1993年,小兩口迎來了愛情的結(jié)晶,兒子梁一鳴出生了??商煊胁粶y風云,孩子長到一歲多時,楊竚發(fā)覺兒子和普通孩子不一樣,經(jīng)過醫(yī)院全面檢查后,確診孩子患有腦癱。
這個消息好似一盆冷水,把沉浸在喜悅中的楊竚澆了個透心涼。拿到報告的當天,醫(yī)生和家里的親戚朋友都勸楊竚放棄治療。經(jīng)過一番思想斗爭后,楊竚和丈夫一致決定,傾家蕩產(chǎn)也要給孩子治病。
當時,小一鳴一個療程的治療費用是3000多元,而楊竚和丈夫一個月的工資加起來共幾百元,但即便如此,楊竚也沒放棄希望。
“去醫(yī)院按摩費用高,醫(yī)生給孩子按摩時,我站在旁邊學習,掌握了按摩技能后,就在家給孩子按腿”,楊竚說,生活雖然艱難,但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,她心里感到很欣慰。
直面困難培養(yǎng)孩子堅強品格
對于孩子的成長,楊竚傾注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心血。
梁一鳴到了四五歲時還不會走路,這愁壞了楊竚。在無數(shù)次求醫(yī)問診中,一位老中醫(yī)表示,孩子要想學會走路,得先解決爬的問題。
于是,每日工作之余,楊竚和丈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教孩子學爬行。她和丈夫給孩子演示爬行的要領,幫助孩子協(xié)調(diào)四肢,在他們的教導下,孩子由爬到走,身體機能實現(xiàn)質(zhì)的飛躍。
孩子能站立行走后,楊竚常常帶著孩子在汾河沿岸練習走路。有時候,孩子走上兩三步,就會摔倒。楊竚站在離他三四步遠的地方,鼓勵孩子爬過來扶著自己站起來。
“媽媽,我累得不行了,你過來抱抱我吧”,一鳴操著軟糯的聲音,苦苦哀求。
“孩子,媽媽保護不了你一輩子,你長大后終究會離開我,你得學會獨立……”楊竚狠心說。
看著媽媽,一鳴強忍著疲憊,爬到楊竚身邊,并扶著她站立起來。
成家立業(yè)迎來幸福生活
楊竚說,培養(yǎng)孩子的過程很艱辛,但孩子的成長也給予了她很多感動和驕傲。
在高中入學軍訓時,很多學生因懼怕2000米長跑選擇放棄,梁一鳴則頂著驕陽,堅持走完2000米。梁一鳴走完全程時,當時所有參加軍訓的學生,均被他堅韌不拔的精神所打動,給予他熱烈掌聲。
當老師打來電話告訴楊竚這個消息時,楊竚內(nèi)心深處油然而生的是一種難以用言語表達的自豪感。
一路呵護,一路扶持,從小學到大學,楊竚和丈夫引領著孩子艱難前行。其間,有苦痛,有欣慰,在雙向愛的奔赴下,梁一鳴走出了校園,找到了工作,融入了社會。2004年,楊竚和丈夫在取得兒子同意后,生下了女兒梁哲之。十多年來,梁哲之在父母的關愛下,在哥哥青春勵志故事的感染下,也漸漸成為了一名尊師愛友、成績優(yōu)秀的好青年。
2020年,在家人的祝福中,梁一鳴和妻子走入了婚姻殿堂。2022年5月,他們迎來了一個健康的男嬰。
看著生命的繁衍,以及家庭的日益壯大,楊竚笑呵呵地表示:“家是心靈的港灣,是人生的避風港。人生遭遇困難并不可怕,只要堅持為生活注入愛,人生終究會迎來曙光和美好。”面對挫折不低頭,用愛筑起幸福家。正因如此,楊竚一家入選全國文明家庭名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