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媒體時代推進媒體融合發(fā)展是國家大事,貫徹落實媒體融合發(fā)展戰(zhàn)略,需要我們思考在媒體融合的背景下,如何處理和平衡版權保護和運用的關系,未來將采取哪些措施來進一步規(guī)范網絡內容生產與傳播,更好地維護網絡版權秩序和生態(tài)。
主持人:中宣部版權管理局局長于慈珂
中國搜索黨委書記李俊
善用搜索大數據,筑牢全媒體版權保護基石
如何進行版權保護是媒體的痛點,如何進行全媒體版權保護則是更大的痛點,如何加強全媒體版權保護如今成為必須回答的時代主題。
新聞作品是媒體的核心資源和寶貴資產,打造新型主流媒體,需要善管核心資源,善用寶貴資產。然而,隨著互聯網迅速發(fā)展,各種篡改新聞標題、未經許可隨意轉載的情況時有發(fā)生,對版權的濫用阻礙了媒體行業(yè)的發(fā)展,加強版權保護刻不容緩。
一方面,面對互聯網海量數據,媒體版權保護的首要難題是不知道誰在侵權以及侵權程度,因此,需要用大數據技術進行版權保護。今天我們面對的維權對象不是報紙,而是數以百萬計的微信公眾號、客戶端、小程序等,圖片的搜索技術要求更高。中國搜索可以為媒體版權保護提供強大的算據、算力和算法方面的支持。在算據方面,有效擴大侵權監(jiān)測范圍,快速找到侵權目標。
另一方面,進入全媒體時代,侵權更加具有隱蔽性、不確定性,單獨一家媒體的維權成本越來越高。因此,要善用媒體版權聯盟機制,探索規(guī)范的版權集體管理模式,擴大聯盟規(guī)模,形成版權保護行動的更大合力。
當前媒體格局正在發(fā)生深刻變革,主流媒體、行業(yè)媒體、地方媒體都在主動適應全媒體時代的發(fā)展趨勢,要根據版權保護形勢的變化,創(chuàng)新版權保護方式,共商共建,一起保護版權。
財新網總編輯張繼偉
付費閱讀是提高新聞版權價值的嘗試
付費閱讀既是媒體融合轉型的嘗試,也是保護版權的途徑。
付費新聞是媒體商業(yè)模式的一種探索。媒體的商業(yè)模式,從原來的廣告模式,后來變成了流量模式。媒體要改變唯流量的模式,付費新聞是一種比較好的探索方式,閱讀的消費升級、有質量新聞的短缺、移動互聯網技術為付費閱讀提供了實現的可能和條件。
如何做付費閱讀?財新既有“財新通”這樣的付費新聞產品,為用戶提供獨家、高質量的內容,同時還推出“數據通”產品,為用戶提供大量的宏觀證據、在線證券數據,供用戶決策參考。另外財新還上線了知識付費產品“財新私房課”,涵蓋了經濟、金融投資、理財、消費、健康、心理方面的內容。
付費對于任何一個媒體來說,既要增加內容的力量,也要加強技術力量,而技術是主流媒體的短板,媒體必須重視技術基礎設施建設。
我們做付費閱讀,希望能夠提高新聞產品的版權價值,但目前也遇到很多困難。比如,很多人的版權意識還不高,質疑新聞是否有版權。目前網絡平臺的洗稿現象很嚴重,維權成本過高,成本和收益不對稱。因此,希望各方共同努力,提高互聯網的版權意識,改變互聯網的版權文化。
中央電視臺版權和法律事務室主任鄭直
版權產生的長尾效應,會給媒體帶來豐厚回報
版權是媒體的無形資產,那么該如何管理和運營好版權?
對于廣電媒體來講,版權應該是最核心的無形資產。對于廣播電視單位而言,如果沒有版權,難以進行正常播出,難以開展產業(yè)經營,難以實施對外傳播,難以推動媒體融合。但是,版權的關聯性比較強,如果沒有很好的管理,很難發(fā)揮應有價值,這也是長期以來的教訓。所以,管理是基礎,保護是前提,實現經營價值是目標。
廣電單位要有全版權思維,從加大保護、市場意識、優(yōu)質內容等5個方面開展版權運營。
有版權保護才有版權開發(fā),而技術是版權保護的基石。央視現在通過區(qū)塊鏈技術開展版權保護,增強版權保護力度。版權運營還要樹立市場意識,要熟悉版權市場,對版權市場有足夠的敏感度,知道版權經營的渠道。
運營版權必須堅持內容為王,用優(yōu)質內容來打開版權市場和版權交易渠道。專業(yè)人才也是版權運營的關鍵,媒體需要引進和培養(yǎng)懂版權、會管理、懂經營的人才,讓專業(yè)的人來做專業(yè)的事。
在央視,全鏈條的版權已經在發(fā)揮基礎性資源配置作用。央視已從產品設計、節(jié)目生產、版權采購、內容傳播、版權保護、版權經營6個維度開展版權管理工作,形成版權保護和管理的閉環(huán)。以產品設計為例,央視在節(jié)目立項策劃之時,就要根據其使用形式、播出范圍、開發(fā)渠道,確定版權的清算范圍和權利歸屬。
只要緊緊握住版權,深刻理解市場,版權的無限復制性所形成的長尾效應,將會給媒體帶來豐厚的回報。
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研究中心研究員林子英
未經許可融媒體平臺不得二次使用作品
當今融媒體的發(fā)展面臨非常好的形勢,但融媒體的發(fā)展也帶來很多問題。
首先,廣播組織行使播放行為是否會對復制權造成影響?這需要區(qū)分兩種情況,一種是在廣播權范圍內控制的行為,應當不涉及復制權,因為制作廣播節(jié)目的過程就是復制權的行使。因此,由廣播權控制的使用行為,可以包含復制權。另一種是廣播組織的廣播權利,能不能延及互聯網的權利,這里存在很大的爭議。雖然目前信息網絡傳播的包容度比較明確,但我認為,在目前的法律框架下,廣播權不能涵蓋信息網絡傳播權。
其次,融媒體平臺的二次使用是否需要獲得許可?融媒體環(huán)境下的侵權案件,很早以前在司法審判中就出現了。那么,音樂、圖片、文字、視頻等作品形式,二次使用到底有沒有原則?我覺得這個原則很明確,那就是未經許可不得使用。但二次使用引發(fā)的侵權案件要考慮被告是否有主觀過錯,是否是惡意侵權,是否具備審查義務和能力。法院在判決侵權案件時要考慮二次使用者對所使用內容的審查責任、審查能力等因素,而且要對行業(yè)及其運營模式有所了解。要根據其審查能力的大小,來判斷其到底應當承擔多大的法律責任。這樣的司法判例,才經得起歷史和社會的檢驗。
人民網法務部主任滕力
內容產業(yè)的發(fā)展將實現價值回歸
互聯網上信息量巨大,但是高品質的內容依然是稀缺資源。內容產業(yè)的發(fā)展將實現價值回歸,從流量爭奪轉向內容爭奪,精品內容地位將更加凸顯。技術的創(chuàng)新和模式不斷更替,新的模式和平臺終將代替舊的模式和平臺,但是優(yōu)質內容的生命力是持久的。在這種背景下,圍繞內容核心,不斷生產具有傳播力、引導力、影響力和公信力的內容,才是媒體的立身之本、力量源泉。
人民網以內容為核心,拓展4個層次的內容業(yè)務,第一層次是內容原創(chuàng),以觀點言論、深度調查、權威解讀為3個方向的拳頭產品。第二層次是內容代運營,媒體行業(yè)通過內容運營管理,滲透到社會各行各業(yè)中。第三個層次是內容風控,即內容審核。第四個層次是內容聚合分發(fā),通過版權的確權、區(qū)塊鏈技術的應用,利用流量廣告、精準分發(fā)等業(yè)務模式,成為內容版權的運營商。
近來,圖片的版權管理也成為熱議話題,人民網倡議,凈化版權市場,主流媒體要有擔當。我們應該在圖片采編、使用和版權交易等方面形成聯動機制,實現共融互通,建立合作聯盟,搭建一個優(yōu)質新聞圖片版權交易平臺。加強圖片版權認證及交易亂象輿論監(jiān)督,積極引導圖片版權交易市場的規(guī)范良性發(fā)展,擴大主流價值影響力版圖,助力整個圖片版權交易市場健康發(fā)展。
北京聯合信任技術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昌利
電子證據是版權保護的基礎要件
媒體融合的核心是內容,那么就涉及版權保護,我們現在的媒體內容大部分以數字型存在,也就是通常講的電子數據。電子數據作為內容的載體,在媒體融合版權保護中成為基礎。
媒體版權保護有三大環(huán)節(jié),一個是確權,二是侵權取證和固證,三是糾紛調節(jié),而這3個環(huán)節(jié)里,技術保障是基礎。媒體版權保護解決之道的核心是可信電子證據,其中可信時間戳是眾多可信電子證據之一。
我們定位的是可信的電子證據,只有在有可信電子證據的基礎上,版權保護才能妥善進行維權、確權,糾紛調解成本才能降低。因為電子證據文件最主要的特征是不可篡改,所以在法官審理的時候才不會出現困擾??尚诺碾娮幼C據,具有真實性、合法性和關聯性。
可信時間戳是聯合信任時間戳服務中心簽發(fā)的一個電子證書,用于證明電子數據在什么時間存在,存在之后有沒有被修改。在這個基礎上可以用來確權,做取證的電子證據固定。
原本區(qū)塊鏈首席執(zhí)行官吳鵬
有效溯源,讓圖片授權交易不再難
現在很多用戶在使用網絡圖片時會有些顧慮,好不容易在網上找到合適的圖片,卻由于沒有版權信息,不知道能否使用。
圖片在商用過程中,會遇到無法進行有效溯源問題。很多商業(yè)圖片都只能在原圖庫進行單次溯源,一旦被使用后則無法再次溯源。而那些免費圖片和付費圖片又無法進行有效區(qū)分,造成大量優(yōu)質免費圖片無法有效使用和傳播。
如何解決上述這些問題?筆者認為,理想的溯源方案是五層授權機制:有清晰的法律授權描述;有視覺上可識別的授權標識;有計算機可識別的授權標識,避免被自動化的爬蟲不當使用;可通過信息標準化,不可篡改、不易丟失并可進行增補;通過有效的信用機制,易于操作性獲得行業(yè)廣泛認可。
對于圖片來說,如果使用五層授權機制進行發(fā)布,會為圖片生成唯一的身份識別證明,該身份證明同時和作者身份、作品生成時間以及標準化授權信息等元數據相關連,并存儲在不可篡改的分布式區(qū)塊鏈網絡中。
使用五層授權機制后,在互聯網上無論這張圖片傳播到哪里,都可以通過技術快速找到所有的相關信息。即便后續(xù)圖片的授權信息有了更改或所有權發(fā)生轉移,相關信息也會被同步更新,確保使用圖片的用戶不會有任何法律風險。其實,這種授權機制可以幫助版權領域中的所有內容進行市場化交易。
維權騎士、鯨版權首席執(zhí)行官陳斂
融媒體環(huán)境下版權管理與運營要具備四個能力
隨著內容生產成本越來越高,競爭越來越激烈,內容行業(yè)需要把版權的價值進行最大化挖掘,這是我們面臨的問題,也是發(fā)展的必然。因此,進行有效的版權管理與運營非常重要。
結合維權騎士近6萬獨立創(chuàng)作者的版權管理運營實踐經驗,我認為,在媒體融合背景下開展版權工作需要具備數據能力、保護能力、管理產品能力、運營能力,這4種能力是版權管理運營的關鍵支撐。
首先是數據能力,數據獲取和數據處理能力放在第一位不單是版權維權監(jiān)測的需要,還是版權增值的必要條件,并且隨著數據解析處理能力的提升,甚至能幫助版權方提高內容價值和挖掘更多潛力的增值渠道。
其次是保護能力,版權保護的訴求存在差別,比如索賠、快速阻斷、版權合作、公關輿論等,因此版權保護體系也需要分層。通過自助維權工具、版權聯盟快速處理、平臺投訴、代理訴訟索賠,我們一年為獨立創(chuàng)作者和企業(yè)客戶成功維權超千萬例,既滿足了不同版權方對于保護維權等分層訴求,也通過共享治理等模式實現了版權保護社會價值的提升。
再次是管理產品能力,有用、好用的版權管理產品系統(tǒng)是保障,也是業(yè)務有效開展的載體。
最后是運營能力,版權運營的能力是最終實現版權持續(xù)增值的能力,其中渠道運營能力是關鍵。
版權的價值實現是通過版權內容的流轉而產生的,所以在信息爆炸、傳播渠道、載體、形式多元的內容創(chuàng)業(yè)時代,若版權方能通過新技術新模式提升版權內容流轉效率,反而會乘風而起,獲得比過去更大的版權價值回報。當然,在這些機遇面前,如何對版權內容進行符合市場良性循環(huán)的合理定價,則是需要業(yè)界共同探索的挑戰(zhàn)。
作者:李俊等來源: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發(fā)布時間:2019年4月29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