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,國家知識產權局在官網上發(fā)布公示,“大同黃花”同“信陽毛尖”等七個商品進入中國地理標志運用促進工程,公示期為6月9日到11日。知識產權法律體系將為大同黃花披上“黃金甲”,讓其免受假冒偽劣商品的傷害,又提升了其在市場競爭中的戰(zhàn)斗力。
地理標志又稱原產地標志(或名稱),是標示某商品來源于某地或其特定質量、信譽等,主要由該地區(qū)的自然因素(氣候、土壤、水質、天然物種)或人文因素(產品生產工藝、流程、配方等)共同決定,是原產地的自然資源秉賦和歷代勞動者集體智慧的結晶,法律上歸屬原產地勞動者集體所有。原產地的企業(yè)在產品達到一定標準后,都可以在包裝上使用該標志。
國家知識產權局的精準助力扶貧,讓“大同黃花”品牌的使用和保護有了更強有力的法律武器,有利于消滅假冒偽劣商品,讓消費者購買到正宗的大同黃花產品。
郭斌 楊生貴
(責編:版權太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