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日的清晨,天空依舊被夜色籠罩,凌井店中學教師王慧坐上了從縣城開往凌井店鄉(xiāng)的公交車,開始了一段漫長的行程。她所在的中學距離縣城30多公里,公交車在鄉(xiāng)間道路上顛簸了一個多小時才到站。從車上下來,她繼續(xù)步行了1公里,到達學校時已略顯疲憊,但當她走上講臺,聽到學生們齊聲朗讀單詞,頓時元氣滿滿。
王慧承擔初一年級英語教學任務,這個年級僅有一個班,空蕩蕩的教室里也只有十幾名學生,可這絲毫沒有影響她的教學熱情。無論是課前給學生5分鐘的英文展示環(huán)節(jié),還是用英語談論大家感興趣的話題,她總能用學生們喜愛的方式帶領他們自主學習、歸納提升。
“全鄉(xiāng)凡是有條件的家庭,都把孩子送到了縣城讀書。我們學校的學生大部分家遠,很多都是留守少年,普遍基礎不扎實,因此更要注重發(fā)現他們的特長和潛能,鼓勵全面發(fā)展?!蓖趸壅f。去年9月開學時,她創(chuàng)新成立了“潛能開發(fā)實驗班”及“校長、教師、學生三級幫扶策略”,主動去發(fā)現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,并進行鼓勵和培養(yǎng),從而激發(fā)他們學習的興趣。學生小峰性格靦腆而又敏感,王慧發(fā)現他常常用畫畫的方式表達內心,視角獨特。她把情況告訴了美術老師,經美術老師一對一指導,小峰創(chuàng)作出許多優(yōu)秀作品。現在,小峰的話多了起來,越來越自信,學習成績有了明顯進步。
“鄉(xiāng)下的天,很藍;鄉(xiāng)下的孩子,很淳樸。作為一名鄉(xiāng)村老師,光有高超的教育教學水平還不夠,農村孩子最需要的是關注和關愛?!蓖趸凵钣懈杏|地說。
她注意到班上有個叫明明的學生,由于父母離異,一直跟著爺爺奶奶生活。在一次家訪中,她得知受到爺爺奶奶責備的明明一氣之下出走了。當時天色已黑,外面又下起了雨,爺爺奶奶十分焦急,她決定獨自一人去尋找孩子。王慧深一腳淺一腳沿著鄉(xiāng)間小路呼喊孩子的名字,由于風大,雨傘被風刮跑了,手中的手電筒進了水也不亮了,匆忙之中,她不慎被絆倒,膝蓋碰在了石頭刃上,鮮血頓時染紅了褲腿,疼得她直咬牙。她一瘸一拐地踱著步子,在村口的屋檐下聽到了孩子的哭聲?!巴趵蠋煟液ε?!”明明先認出了王慧。此時,她不顧一切上前抱住孩子,溫柔地說:“不怕,咱們回家,有什么話和老師說,不要惹爺爺奶奶生氣。”從那以后,王慧的真情推開了明明的心門,明明變得懂事了,主動去關心、愛護、幫助他人,還當上了班長。
從教12年,扎根鄉(xiāng)村12年,這期間,王慧不是沒有調回縣城教書的機會,可她次次都婉言謝絕:“我自己就是從農村走出來的,是農村教育的受益者,我想把這份責任和愛傳承下去。在茫茫的教育星河中,我雖算不上最亮的一顆,但我愿以熒火之光,終身為孩子們閃爍!”